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,不仅仅是各种形式的文化、技艺的保存和发展,更是代代相传中,人们对生活方方面面记忆的传承。对于青岛这座城市来说,植根在这里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就是这座城市人文记忆的载体,也如同一条条血管,串起了青岛的精神脉络。
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岛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(以下简称“非遗”)项目保护成果,由青岛市委网信办指导,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、青岛市文化馆、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大众网策划推出 “走近青岛非遗,传承民族记忆”主题报道活动,活动将聚焦青岛市内省级以上非遗项目,通过项目的传承人讲述非遗故事,与网友一起触摸青岛绵延不断的精神脉络,提高新时代非遗文化产业的传播力、影响力,发挥其当下作用,并加以发扬光大,进一步提升文化认同、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。
大众网·海报新闻青岛8月30日讯(记者 王熠 见习记者 孙秀青)“胶州作”是一种起源于山东胶州的家具制作风格。“胶州作是一种融合,取南北各家流派之长,加上本地特色,是一个综合的产物。”“胶州作”的非遗“代表性”传承人杨春生如是说。
据杨春生介绍,古代胶州是北方的重要港口,木料从海上运抵胶州,南方的“苏作”、北方的“京作”等流派在此交汇,逐渐形成了“胶州作”的风格,既有北方的厚重、大气,又有南方的精致、追求线条美。此外,“胶州作”在追求美观的时候,非常舍得用料。记者在杨春生的工厂里看到,一个曲面的制造往往用一块大木料打磨而成。“这种含秀于内、不追求外在的精细雕工,也是山东人朴实性格的体现,更反映了胶东地域百姓的审美追求。”
此外,“胶州作”在制作技艺上几乎不用钉子,绝大多数家具的都是用榫卯结构完成组合。值得一提的是,“胶州作”的榫卯结构采用的是“明榫明卯”结构,即榫卯结构不采用隐藏的结构,明榫从眼中穿出来与外边平,在外侧面可明显见到榫头,榫头中间还可见到木销的痕迹,其优点是榫头深而实,即使木材收缩,榫也不会脱落,艺术上更具有自然天成的质朴美。杨春生说:“北方的明榫明卯结构就像山东人做人做事直来直去,这样的结构即使经历春夏秋冬变化,互相咬公海赌赌船jcjc710合,也很结实,一如勤恳做事的人生哲学。”
为了更好地传承,杨春生还依靠自己多年的积累办起了九兴博物馆,既有元明清代的老家具,也有现代的家具。作为3A级景区的博物馆也吸引了一批批游客,对“胶州作”以及周边的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推动作用。
杨春生说,“胶州作”的工艺,榫卯结构机器不能完成,只能人工打磨,所以核心的技术既费时,又费神,“即使把工艺全部教给工人,‘胶州作’灵魂的东西一时半会也学不会。一个人没有几十年的练习是无法单独完成一个产品的制作的。比如一个榫卯结构,比例、尺寸都标注好了,但不同人做出来就是不一样,最后的结果也会差很多。短时间只能学个皮毛,必须跟长久地细致观察、用心的体会,才能达到‘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’的境界。”他还说,以后收徒也只收真正爱好这个家具制作的学生,只有悟出真东西,技艺才能传承下去。
风从海上来。这是开放之风、活力之风、希望之风、发展之风。随着中国(山东)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批建立,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[详细]
山东统一省市县三级医保经办服务。《办事指南》统一了全省医保经办服务,实现了一份证明材料、一张表单、一个办理流程、一个办理时限、一个服务标准全省通办[详细]
济南首次挂牌保护历史建筑。2011年竣工后,老建筑小广寒成为电影博物馆和电影主题餐厅[详细]
猪肉自由难实现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冷鲜肉供应商告诉记者,周边地区的生猪能出栏的基本都消耗得差不多了[详细]
《光明日报》 山东向高质量发展笃定前行泰山、黄河、孔子;海尔、潍柴、浪潮;量子通信、蓝鲸一号、“复兴号”列车……无论从哪个维度看,山东都有一些响当当的中国名片。以“走在前列、全面开创”为目标,山东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、乡村振兴、海洋强省、三大攻坚...[详细]
出席本次立法听证会的15名陈述人和10名旁听人,是从踊跃报名的近百名群众中遴选产生的,代表了幼儿教师、幼儿园园长、家长、教育学和法学专家、法律事务工作者以及关心学前教育的普通群众。条例草案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,“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应当将城镇居住区配套...[详细]